與會國
中葡藝術和美食匯聚文化週
發佈時間:2025-02-25
  • 分享至:

音樂、舞蹈、繪畫、攝影、紀錄片、美食及手工藝品:第十六屆中國-葡語國家文化週再次使澳門成為中葡文化藝術交流的獨特平台

由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葡語國家文化週以“中葡文化交融,共促民心相通”為主題,於2024年10月17日至20日舉行,吸引了數十位藝術家來澳門,推動中國與葡語國家在藝術、文化和美食方面的密切交流。


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秘書長季先峥表示,文化週是一年一度的盛事,旨在進一步提升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紐帶作用,深化各方人文交流。秘書長補充,中國與葡語國家在藝術領域緊密聯繫,使兩國人民的關係更加密切,有利於推進中葡經貿合作。


第十六屆中國-葡語國家文化週於10月17日假澳門漁人碼頭勵駿大道盛大開幕,季先峥秘書長致辭時表示,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於2008年開始主辦文化週活動。他指出,去年4月召開的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高度評價文化週對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人文交流發揮的積極作用。


漁人碼頭再次成為文化週活動的主要場地之一,來自中國以及安哥拉、巴西、佛得角、幾內亞比紹、赤道幾內亞、莫桑比克、葡萄牙、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東帝汶九個葡語國家的文化藝術團隊,在一連四日的活動中為觀眾帶來歌舞表演。


文化週的另一項主要活動—手工藝市集亦在此舉行。參加的藝術家包括來自中國江西省、以及澳門和葡語國家的手工藝創作者。公眾可在市集欣賞瓷藝、結繩及雕刻等手工藝品和傳統製作技藝。此外,現場還設有葡語國家及澳門產品展銷攤位。


美食推介是文化週最具吸引力的活動之一。多位來自葡語國家的名廚與漁人碼頭怡景餐廳合作,呈獻特色佳餚,為澳門市民帶來極致的葡語國家美食。參加美食推介活動的包括安哥拉名廚Nário Tala、葡萄牙名廚Martinho Moniz、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名廚Maria Batista、東帝汶名廚Delfina Guterres以及澳門名廚Ana Manhão。


同時,為推廣葡語國家的經典菜式,葡語國家名廚於活動期間亦面對公眾進行廚藝展示。

視聽展映

本屆文化週增設了由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共同舉辦的中葡視聽作品展播活動,旨在加强中國與葡語國家廣電視聽領域的交流合作。


“2024中葡視聽作品展播活動”共播映五部作品,包括三部中國紀錄片-《中華白海豚》、《港珠澳大橋》和《粵菜師傅四海同享》,以及兩部葡語國家紀錄片-莫桑比克的《人與自然:共存之道》和葡萄牙的《生於斯長於斯》。


首場展映,中國和葡語國家的代表共聚一堂。《中華白海豚》總導演、著名導演閆東錄製視頻分享攝製該紀錄片的歷程,主創人員譚世楨、李凱導演親臨現場與觀眾互動交流。


在澳門特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支持下,參與“中葡視聽作品展播活動”的五部作品也於澳門的多所學校播放。所有紀錄片都已上載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官網,觀眾可隨時欣賞。


於10月21日開幕的第四屆“葡光十色”造型藝術展也是每屆文化週的重要活動。為期一個多月的展覽在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1樓展廳舉行,展出作品包括來自巴西的路易斯.貝林的攝影作品,東帝汶藝術家瑪麗亞.馬德拉的藝術作品和澳門設計師林子恩的繪畫作品。


第十六屆中國-葡語國家文化週期間還舉辦了“短視頻徵集比賽”,以鼓勵大家通過視頻的形式紀錄及展示文化週活動所帶來的文藝精華,增加對中葡文化以及澳門中葡平台的認識。這次比賽得到澳門多所大學和中學視頻創作愛好者響應,總計29隊報名參賽角逐。


2024年中葡文化週繼續得到在澳多個葡語國家社團的大力支持,包括澳門安哥拉協會、澳門巴西之家協會、澳門佛得角友好協會、幾內亞比紹本土人及友人聯合會、莫桑比克之友協會、中澳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友人聯誼會、澳門葡人之家協會、澳門土生協會以及澳門、帝汶友誼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