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位於赤道熱帶地區,其氣候對種植巧克力的主要成分可可豆來說是幾近完美的。
15世紀末,可可由葡萄牙殖民者引入當時仍是一個無人居住的群島的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至19世紀,大規模生產可可(可可豆經加工成為巧克力的第一個步驟中可可豆發酵過程)在被稱為“羅薩”(roças)的大型半工業化種植園中進行。
在上世紀初,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是世界上最具規模的可可生產地,並以其產品的優良品質而聞名。但至1975年,由於經營不善、土壤枯竭、洪水、乾旱和缺乏資金等因素導致產量下降,行業亦開始步入了蕭條時期。1998年,全球物價下降導致可可的時代終被畫上句號。
目前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有23萬人口,由於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居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因此任何有經濟潛力的活動都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在國家旅遊業經歷了新冠疫情的嚴重打擊的情況下。現在該國的可可種植業正在逐步恢復。
於2004年創立的有機可可出口合作社(Cooperativa de Exportação de Cacau Biológico, CECAB)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最大的可可生產商。60歲的執行董事安東尼・達格拉薩・迪亞士是該國目前新一批可持續生產可可的成功種植者之一。其合作社致力於改良種植方法,以協助數十年來沒有收益或產量不佳的種植園。此外,合作社在群島進行重大發展,還致力為所有員工創造合理的工作條件。
有機可可合作社整合了37個小型有機可可生產機構,曾任該島農業、農村發展和漁業部長及現職大學教授的迪亞士表示“這是行業的一個榜樣”,“我們已獲邀前往加蓬、多哥、利比里亞等地推廣諮詢,並與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秘魯的合作社分享我們的經驗。”
目前,CECAB只向卡奧卡(Kaoka)一個合作夥伴供貨。法國巧克力公司卡奧卡是一家只購買公平貿易原則種植的有機可可的企業。由於合作社的產量超過了卡奧卡公司的購買量,迪亞士決定創建一家完全本地化的“從可可豆到巧克力棒 ”的巧克力生產企業。
新工廠在獲得政府的支持和非洲開發銀行在基礎設施修復項目以協助糧食安全的框架下的資助後,建於首都以北12公里的瓜達盧佩。這是該國的一項重大投資:項目將耗資超過383萬澳門元,合作社將承擔約五分之一的資金。新工廠預計每年可生產10噸巧克力。
除了供貨予卡奧卡公司,合作社有意在國內市場銷售巧克力,並以打入全球市場為長遠目標。這一挑戰意味著為巧克力食品尋找國內外的買家和開發市場營銷工具。此外,於2024年生效的歐盟新標準同樣是一個挑戰。該標準禁止擁有超過2,000名成員的合作社獲得有機生產者認證。因此擁有3,100名農民的CECAB將不得不分拆,以符合出口歐洲的標準。
在群島上還有其他三個可可合作社:聖多美人可可合作社(Satocao, Lda)、優質可可出口合作社(CECAQ-11)和迪奧古・華士(Diogo Vaz)。四個合作社的可可年產量共可達約3000噸。
2021年,CECAB的產量為1,650噸,比2020年增加約40%。可可的產量受降雨量和蟲害等主要因素影響而波動。在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若生產規模小,加上投資者缺乏資金,波動就更加明顯。這就是為什麼目前的可可產量只佔殖民時期的一小部分的主因。當時大面積的種植園每年可以生產約35,000噸可可。如恢復到當時的水平需要大量投資,這是一個政治上的難題。因為大多數老的種植園都是由家庭佔用土地進行自給自足的農耕。
島上第一家巧克力工廠不是CEBAC,而是意大利農學家克勞迪奧・柯羅拉(Claudio Corallo)2000年創立的品牌科拉羅(Corallo),以自家種植園生產的可可來製作頂級的巧克力食品。其門店在聖多美已經營了十多年,廣受遊客歡迎。科拉羅的巧克力也在全球範圍內於網上銷售,此外還在里斯本普林西浦・里奧(Príncipe Real)開設了一家分店。
最近,法國投資者創立了一個有機巧克力品牌迪奧古・華士。該公司在島上一個歷史悠久的種植園生產可可豆,旗下主要商店位於首都聖多美。該品牌的法籍技術總監奧利維耶・卡塞納夫(Olivier Casenave)在2016年的巴黎巧克力博覧會中贏得了世界最佳巧克力獎。
農業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國內生產總值的20%,占出口收入的80%,超過60%的就業人口從事農業工作。
雖然可可是傳統規模最大的出口農產品,但除可可外,該群島還種植胡椒、香草、椰子和生產優質棕櫚油等產品。在2021年,棕櫚油的出口量超過了可可。由於新冠疫情阻擋了以往常來享受陽光與海灘的旅客,農產品的出口在疫情期間彷如一根救命稻草。
隨著邊境的重新開放,遊客到訪帶來的資金將有助於發展該國的巧克力產業。遊客可以參觀著名的種植園和購買愈趨多元化的自家製巧克力食品作為旅遊紀念品。巧克力將成為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進入全球貿易新時代的一個甜蜜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