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葡论坛成效有目共睹”
由葡语国家指派的新任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副秘书长东晨光希望为深化中葡经贸关系作出贡献。东晨光拥有国际旅游管理博士学位,曾于2014年至2023年担任中葡论坛东帝汶派驻代表。东晨光表示,希望藉这些经验助其履行新职务。
您自3月起开始担任中葡论坛副秘书长的职务,请问您如何看待与会国给予的信任,以及您在中葡论坛新的工作阶段?
能够被葡语国家指派为第八任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副秘书长,我感到非常荣幸。顺道一提,在中国文化中,数字“八”被视为吉祥之数。我将与众多经验丰富的外交官共事,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的成功做出了贡献。我曾担任三届东帝汶派驻代表,与三位葡语国家指派的副秘书长共事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会将这些经验应用于履行新职责中。目前,我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常设秘书处的优先工作,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作出贡献。我的这项任命是一个令人高兴的巧合,因为我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被与会国指派为副秘书长的前任派驻代表。
您将会面临哪些挑战?您的优先工作是甚么?
常设秘书处正在制定未来20年的新方针。虽然我的任期只有接下来的三年,但这三年是中葡论坛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的关键,最近中国与东帝汶,中国和安哥拉双边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就是一个例子。除此之外,密切关注各与会国当前的发展重点亦十分重要,例如葡萄牙著力发展的“蓝色经济”或非洲与会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便利措施等。
常设秘书处有责任通过澳门的历史-文化-经济平台优势,推动葡语国家与中国合作的重点项目。其中包括特别关注中国作为强大经济体的大型发展,如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发展进程及其巨大潜力、以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等。
您在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担任东帝汶派驻代表近十年,这些经验将如何帮助到您履行新职务?
我曾经担任三届常设秘书处东帝汶派驻代表,深知作为葡语国家派驻代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我亦关注优化常设秘书处内部职能的可能性,以及改善常设秘书处与澳门及中国内地公私营机构的关系。我会充分利用所累积的经验,更好地履行作为葡语国家指派的副秘书长职责。
除此之外,我将进一步深化与中葡论坛与会国驻华大使及外交使团团长,以及各葡语国家联络员长期建立的专业关系,以加强葡语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促进中葡论坛内部联动,特别是与中国及澳门地区的互动交流。
中葡论坛近日庆祝成立20周年。您如何看待中葡论坛这20年来的演变?
20多年前,中葡论坛的创立已经带著远见和崇高的使命,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推动及葡语国家支持。自中葡论坛平台设立以来,中国和葡语国家就已融入其中。过去20年,中葡论坛已落实了多项举措,首先是与会国的经济体中现有机遇的推广;在澳门和中国内地为葡语国家人员进行人力资源培训;以及与金融、传媒和旅游机构建立联系。除此之外,中葡论坛在成立15周年和20周年之时,也对其担任的角色进行了策略评估与反思。另一方面,在应对新冠疫情等挑战时,中葡论坛能够迅速调动资源并推出多项举措,以满足与会国的需求。
同时,我们亦见证新举措的发展,例如在中葡论坛部长级会议上签署的《经贸合作行动纲领》,当中提及引入的新合作领域,包括中医药合作,以及透过在澳门设立研究中心,开展与葡语国家相关的研究项目。
您认为这种合作机制最大的好处是甚么?还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合作?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这个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互补性合作机制在多个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为双方提供了很多机遇。值得一提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因非政治化及专注于经济和商贸发展而脱颖而出,且在中葡论坛享特殊地位。国际上,鲜有组织能像中葡论坛与会国成员般轻松顺利地互动交流。这意味著常设秘书处有可能与澳门和中国内地南部企业加强沟通,并开展多项涉及政府部门、商贸促进组织和企业实体等的宣传举措。
中国十多年前设立的中葡合作发展基金自初期至今一直都被各方寄予厚望。基金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对巴西、葡萄牙、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等大型葡语经济体的项目进行投资,这些经济体亦表现出较强的资金吸纳和投资执行能力。透过新的方针,基金将为经济体规模较小的中葡论坛与会国提供项目融资。中葡论坛会采取灵活的策略,透过基金以联合各方并落实各个项目,相信可达至积极成果,如包括澳门在内的多方合作模式等。
除了投资和贸易外,中葡论坛还应特别关注哪些领域的工作发展?
作为一个多边合作的机制和平台,中葡论坛自创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商贸和经济领域的合作,并已展现出卓越的能力,亦将业务扩展到其他领域。其中一些突出表现包括在新冠疫情期间采取的行动和举措,例如提供物资援助以及在澳门建立中国-葡语国家防疫交流中心。中葡论坛的存在进一步加强并深化了葡语国家与中国内地及澳门地区旅游当局和媒体之间的合作关系。这种文化知识和其他内容的交流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文化理解,而这样的原则和参与机制就透过每年在澳门举办的“中国-葡语国家文化周”确切地体现了。
另外,今年4月澳门亦成功举办了第六届部长级会议,每次部长级会议上,各国均会协商并一致通过行动纲领。通过行动纲领,与会国正逐步拓展合作领域的范围。当中对与会国而言,至关重要的包括农业、卫生和环境保护等特定领域,这些领域牵涉到粮食可持续生产、粮食安全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等议题。上述领域在全球范围内日益重要,亦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国际原则一致。以上实例都充分展现了中葡论坛作为多边合作机制,应对不论是单一与会国,还是多个与会国共同的新需求,并满足各自的发展重点的灵活性。
正如您所提到,4月已举办了第六届部长级会议。请问部长级会议和行动纲领对于中葡论坛多边合作的发展有甚么重要意义?
正如我刚刚提到,多年来,随著中葡论坛的持续发展,各方的合作领域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在复杂性和多样性上也不断提升。在每三年一届的部长级会议上,与会国根据各自的战略纲领以及全球经济发展变化,达成共识性协议,确定各方面的合作领域。其中的例子包括引入数字经济、蓝色经济、中小企业合作以及科技合作等新领域,这些都是大环境不断变化和发展重点不断演进的结果。
部长级会议在指导常设秘书处未来三年的年度工作计划方面发挥著关键引领作用,同时也有助于确立中葡论坛活动范围内的潜在合作领域和可能的创新领域。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葡语国家和中国可如何开展互利合作?
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和对外投资不断增加,这些国家的重大基建项目的落成亦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互联互通。中国国有企业于东帝汶首都帝力郊区建设的帝巴深水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另一个成功的合作案例是在新冠疫情期间,透过“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和31个其他疫苗合作伙伴国家的共同努力,多方在疫苗领域加强了技术援助、联合生产和技术转移等专业知识合作。与新冠疫情一样,全球气候变化等新世纪挑战也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尤其是南南合作背景下的国家,提供探索有利解决方案的机遇,以应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问题。这些方案透过如实体和数字的互联互通、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克服技术和专业知识障碍等解决新挑战的方式,来应对这些迫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