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国
佛得角和莫桑比克的世界遗产
发佈时间:2023-02-21
  • 分享至:

佛得角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意将佛得角的旧城——圣地亚哥的大里贝拉历史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该地曾是18世纪末欧洲人在热带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

旧城位于圣地亚哥岛南部,至今仍保留着殖民时代的街道设计和两座超过500年历史的教堂,即玫瑰圣母教堂和当地主教座堂的遗址。


此外,大里贝拉还有一座建于1587年的圣菲利普炮台,城中心更保存了一根16世纪的行刑柱。


2016年,佛得角政府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希望将佛得角群岛上的其他八处历史景观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但尚未获得教科文组织确认。这八项遗产分别是新辛特拉历史中心(布拉瓦岛),位于卡尔代拉斯平原村的福戈岛自然公园(福戈岛),由圣卢西亚、布朗古、哈苏等小岛组成的岛屿综合保护区(圣卢西亚岛),塔拉法尔集中营(圣地亚哥岛),普拉亚历史中心(圣地亚哥岛),圣菲利普历史中心(福戈岛),科瓦、帕乌尔和里贝拉达托雷自然公园(圣安唐岛)以及佩德拉卢梅盐田(萨尔岛)。


莫桑比克

1991年12月,位于莫桑比克北部的莫桑比克岛正式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莫桑比克岛距该国本土北海岸4公里,是一座新月形珊瑚岛。这座岛屿位于印度洋莫苏里尔湾的入口,莫桑比克的国名来自该岛。


岛上的莫桑比克城长3,000米,宽200至500米,其城市面积约为一平方公里。班图、斯瓦希里、阿拉伯、波斯、印度和欧洲文化在这座小城内共融共存。


公元2世纪,莫桑比克岛上的居民是说班图语的非洲人。公元10世纪以来,该岛一直是印度洋航线上的重要节点,8至16世纪则由阿拉伯商人管治。


从1507年到1898年的四个世纪内,这座防御森严的城市是葡萄牙在东非的首府和主要贸易据点,始终位于葡萄牙海上航线西欧至南亚次大陆部份及后来的亚洲部分的中心。


岛上令人惊叹的统一建筑风格主要因为自16世纪以来城市建设一直使用相同的建筑技术、相同的建材以至遵从相同的装饰原则。


莫桑比克岛上同时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房屋及城市系统,一种是石头和石灰打造的城市,另一种则是由棕榈叶顶棚屋组成的城市。


石头城内的房屋由石灰岩和木材建成,此建筑风格源自斯瓦希里人,同时又受到阿拉伯和葡萄牙风格的影响。石头城位于岛屿北部,约占岛屿面积的三分之二,但只有相对较少的一部分人口居住于此。


“马库提城”,macuti马库提是用于修建屋顶的棕榈叶,以此命名该城旨在纪念这种建筑特色。马库提城汇聚了斯瓦希里本土建筑的许多变种,主要集中在岛屿南部。该城被分为7个区,是岛上最多居民居住的地方。


莫桑比克政府也已申请将以下四项遗产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即Manyikeni和Chibuene遗址(1999),基林巴斯群岛(2008),Vumba山区(2008)以及包括马普托大象保护区、蓬塔杜欧鲁部分海洋保护区在内的马普托国家公园(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