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經驗交流和技術培訓是加快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藍色經濟在中國與葡語國家的交流中日益備受關注。在2024年4月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上簽署的《經貿合作行動綱領(2024-2027)》中,強調了這一領域的合作。
為推動落實《行動綱領》,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副秘書長謝穎率秘書處代表團於11月14日至17日赴福建省福州市,參加2024世界航海裝備大會,並赴當地企業調研交流。
本屆世界航海裝備大會以“承載人類夢想 駛向星辰大海”爲主題,設專題報告會、經貿對接等各項活動,聚焦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旨在推動藍色經濟領域的可持續和智能化發展。
常設秘書處代表團參加了大會開幕式,以及由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舉辦的2024年海洋專題報告會。
在福州考察期間,代表團還前往宏東遠洋漁業產業園、申海創新實驗室、福建京福海洋漁業發展有限公司、福建省連江縣官塢海產開發公司、福建省馬尾造船公司等當地企業進行交流。
與企業會面時,雙方探討了中國與葡語國家利用澳門中葡平台在藍色經濟領域的合作機遇。
由於中國與葡語國家均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藍色經濟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該領域的發展與創新戰略等,都日漸受到重視。
在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上,多位葡語國家代表提到需要增加藍色經濟領域的投資,建立可持續管理以及協助經濟發展的模式。
探索海洋潛力
聖若瑟大學科學及環境研究所所長David Gonçalves表示,為應對“人類在未來幾十年面臨的挑戰,必須在多個關鍵領域採取協調一致和戰略性的行動”。
在這方面,他補充,“轉用可再生能源和實現減碳目標是支持這項轉型的核心。”
David Gonçalves認為,“海洋為清潔能源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力,例如海上風能、波浪能和潮汐能,這些能源可在轉型過程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此外,他又提到,“保護如紅樹林和珊瑚礁這類捕獲和儲存碳的海洋生態系統,是海洋在大幅減少全球排放方面作出貢獻的例子。”
David Gonçalves表示,糧食安全“是另一個重大挑戰,因為海洋是全世界數百萬人的主要蛋白質來源之一。”
他強調,“促進負責任的水產養殖發展,對確保海洋資源持續成為健康且可獲取的糧食來源至關重要。”
包括中國和葡語國家在內的多個國家都開始投資藍色經濟及綠色經濟領域,旨在珍惜和加強利用自然資源,同時為可持續發展帶來新階段刺激。
David Gonçalves認為,藍色經濟可以在“可持續旅遊、海洋生物技術、可再生能源或水產養殖等領域創造新的機遇”。
“當這些領域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經營時,則有可能在不損害海洋資源的情況下,創造數百萬個就業機會並促進經濟發展”,David Gonçalves強調,藍色經濟的擴展“不僅是一個機遇,各方更需攜手,一起以可持續的方式應對未來的挑戰”。
挑戰和機遇
David Gonçalves表示,目前的“主要挑戰”與“全球未能實現保護海洋資源和海洋生態系統的目標”有關。他強調,這一挑戰的複雜性部分在於“缺乏有效的全球協議來管理這項公共資源”。
他補充,“為了有效應對這些威脅,各國必須合作制定具約束力的保護政策,並能確保以負責的方式開發海洋資源,促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
David Gonçalves認為,葡語國家的海洋總面積“廣闊”,擁有“重要的自然資源”,這賦予了葡語國家“巨大的經濟潛力”。然而,他提醒,“每個國家在藍色經濟領域的優勢因位置、規模、生態系統、地理和歷史背景等因素而異,這表示各國重點關注領域也會有所不同”。
他表示,旅遊、水產養殖、可再生能源生產、生物技術和材料工程等目前正在開發的領域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他強調,“重點是要確保這些開發是以可持續方式進行,而葡語國家網络可以成為推動這一理念的絕佳合作平台”。
David Gonçalves認為,葡語國家之間在海洋資源開發和管理方面的經驗交流和技術培訓,“對於以平衡和負責任的方式加速藍色經濟的發展具決定性意義”。
聖若瑟大學科學及環境研究所所長強調,作為沿海國家,中國和葡語國家在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和可持續開發海洋資源方面“面臨共同的挑戰”。
他強調,在此背景下,中國與葡語國家在藍色經濟領域的合作“極具優勢”,特別是在海洋治理和技術、培訓和知識轉讓、以及共同發展可持續產業等領域的合作。
澳門發揮的作用
David Gonçalves強調,“最重要的是要採取有效的海洋保護政策,這也是所有經濟開發的起點”。中葡在這方面的合作“可能甚具優勢,因為不同的國家在制定海洋治理政策方面,亦處於不同階段”。
另一方面,他補充指中國擁有先進的技術資源,可用於海洋研究和開發。他解釋,“與葡語國家共享這些技術可以加速藍色經濟的發展,使葡語國家能夠更有效、更可持續地開發海洋資源。”
除技術外,David Gonçalves強調,“在葡語國家和中國投資藍色經濟領域的技術提升和人力資源培訓亦同樣重要,這樣可確保雙方都準備就緒,有效並可持續地管理和使用海洋資源。”
他認為,在藍色經濟領域中,澳門“能夠,也應該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合作平台,並發揮關鍵作用”。
2023年,中國與葡語國家建立了首個海洋研究聯合實驗室,合作機構包括澳門聖若瑟大學科學及環境研究所,以及其他來自中國內地和葡萄牙的機構。
David Gonçalves強調,“聯合實驗室可以作為擴大藍色經濟合作的推動力,為在海洋研究和可持續開發方面開闢新的合作關係。”
他表示,“澳門與葡語國家的歷史和文化聯繫,以及在中國的戰略作用,是其鞏固自身橋樑作用的定位優勢,同時也可以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在科研和藍色經濟方面的穩固合作。”